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越乐坚

平安健康就是福!

 
 
 

日志

 
 

教学随笔  

2012-03-13 17:12:36|  分类: 越乐坚·触摸我的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感慨难抑

       今天上午是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心理课。

       课题是理想。由于年级较低,我的思路很简单,教学目标也很浅显,能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理想,为了实现理想应该怎么做;在此基础上通过列举实例了解:每个人会为了理想的实现去积极的努力,不过有的人有理想,只是想想就算了;有的人为了理想努力了,失败了,放弃了;而也有的人失败了,坚持了,最后成功了。

       本以为内容极其简单,我做了最简洁明了且凭我为师十八年的体验自认为十分到位的讲解之后,又以自己为实例阐述了一下什么是理想以及我付出努力最终实现理想的过程。我的预想目标是:通过老师(我)的经历最起码他们会懂得理想是怎么一回事,且还会明确找到自己心中的理想。      

       我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白纸:我的理想是长大后要(                          )。(针对他们杂乱无章的语序,我固定了句子的一半内容,只需他们填出不同“理想”就行了。)

       此环节目的是帮他们树立心中理想!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制定出自己为实现理想需做的实际行动做准备。

       三年级同学在我一对一询问谈话之后基本都能找出自己的理想来。尽管表达得十分含糊,但那是因为语言障碍,在我的帮助下,他们一一做了相应的修补。

       附记录:

       三年级田泽正: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篮球运动员。(原稿:……我长大后要篮球。)

       三年级苏黎明: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篮球运动员。(原稿:……我长大后要运动篮球。)

       三年级刘晓琪: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舞蹈演员。(原稿:……我长大后要当跳舞。)

       三年级刘晓琪: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跳绳运动员。(原稿:……我长大后当跳绳。)

       三年级徐兢敏: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一名跳绳运动员。(在老师帮助下写出的完整句子。)

       然一年级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地熬了半节课,也没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附记录:

        一年级赵丽娜: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跳绳运动员。(接受帮助后出来的句子。)

        一年级尚梦楠: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篮球运动员。(接受帮助后出来的句子。)

       一年级王涛:积极兴奋地打了很多手语,如:牛、玩。最终未能表达明白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一年级刘嘉艺:连老师的半句话都没能抄完。看起来对于理想的理解依旧十分漠然。

       一年级崔振琪:我的理想是:我长大后要当跳绳冠军。(老师帮助整理出的句子。因为他打出了跳绳和第一的手语。)

       一年级张钟星:实在表达不出任何意思。抄下了老师的句子,空着自填部分。看起来也是对于理想的理解依旧十分漠然。

        一年级李如冰:没抄完老师的半句话,也没表达出一个手语。从始至终地漠然。

       课堂进行到这里,下课红灯早已亮过至少有五分钟了。

       无奈!下课!收起作罢!

      

        自然,下面的准备的这些例证“ 有的人会为了梦想的实现去积极的努力,有的人只是想想就算了;有的人努力了,失败了,放弃了;有的人失败了,坚持了,成功了。”只能放弃。

      有些感慨!

       对于正常孩子,不用说三年级、一年级的学生,就是幼儿园的孩子估计大致都能说出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可是我的学生们呢?

       这堂课的情形时常有之!这么费劲怎么就引不出共鸣呢?这几年这样的感慨常常积郁胸口不能畅怀!时有如今学生大不如先前之感!

       也许是自己教得不够好!不能排除自我原因!

       去年下学期,自己买上东西去外面的民办国学班要来一套不错的动漫(台湾杨淑芬大师据弟子规里的感人故事精心制作的系列动漫)。因为对于我们这些耳朵失聪的孩子们,尤其喜欢视觉上的补偿享受,边观看动漫边学习是他们极为喜欢的学习模式了。我就带着他们上了一个学期的动漫教学。一节课一个故事,每个故事每节课至少能看上二到三遍,中间还要展开讨论,附有老师的讲解。说实话,一个学期下来,他们上得很开心。

       学期末,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目:回顾本学期心理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百分之九十的同学打出了手语:忘了;还有百分之十的同学打出手语:不知道。

        唉!

       他们心里有但表达不出,此原因成立,但是学完不记得也是原因之一,而且还是最重要的原因!

       总想着因为听力缺失,影响和制约了外界信息的接收,需要慢慢来,一点一滴的往里渗,不在乎少,只在乎坚持,坚持不放弃,日积月累,就会见成效!

       执着地默默坚持了这么多年,这么久!

       为什么时常会有寒心之感,无奈之感?

      是自己默默坚持已久的心开始动摇了吗?

      还是依然存在急于求成的心切?

      还是纯净的心灵深处沾染了些什么?

      难道是这颗曾经不受污染的心失去了往日的明净了么?!

      我说不清楚!

      该怎么教,才能更有效地拉近他们和正常孩子之间的差距呢?

     私下里我不断地诘问自己……

  评论这张
 
阅读(8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